信瑞达石墨热场外导流筒 石墨热场中换热器壳程进出料口距管板较远时,流体在管板邻近易产生死区,影响传热,为削减流体的阻滞区可设置导流筒来完成。石墨热场里边的外导流筒其含义就在于添加流体的流速,导流添加流体流速的意图首要是为了增强化热效果。平顶山市信瑞达石墨制作有限公司目前出产的石墨热场选用等静压或许高纯模压加工,而且依据客户的要求加工,单晶炉热场及其配件成为较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导流筒换热器的外导流筒的引进能够在不添加全体壳程直径的前提下,有用地加大换热器进(出)料管口的尺度,然后下降物料在进出口处的压降、增大设备的处理才能。 带外导流筒的换热器特别适用于进料管内介质流速高、ρv2值大、且容易引起管制振荡的场合。因为不受传统管壳式换热器出入口处较小流转面积的约束,换热器管板的布管数量能够明显添加。换热器外导流筒在规划上有许多特别之处,各结构尺度间的关联度很大,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还较少。文献[1]曾对此做过有利的探讨。本文将结合工程实践,对外导流筒的结构规划做更进一步的剖析。 ? 外导流筒的结构规划及剖析: 1、外导流筒的高度H:即内衬筒内外表到外筒内外表的距离,见图1。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以为:“当接收外径>200mm时,距离不小于75mm”。而在实践工程中进出料接收的外径常远大于200mm,H的取值应该审慎考虑。 因为物料将由接收流入内衬筒与外筒、环板组成的环形空间中,因而有必要满足流转面积的要求。内衬筒相同要起到防冲板的效果,因而应有:H≥d/4。 实践中,外导流筒高度H与接收外径do的比值应在0.25~0.3之间;H应以50mm级差为序列,较大能够到达400mm。此外,H的具体取值与外导流筒的宽度B有密切关系。 外导流筒的宽度:即两个环板内侧之间的距离,需考虑入口接收处的流转面积、接收的开孔补强等两个方面的要素。 (1)结构要求 接收处环形间隙的流转面积A有必要要大于接收的横截面积A。 (2)接收开孔补强要求 外导流筒上的进出料接收通常直径都较大,因而对该接收的开孔补强核算应特别注重。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则,在等面积补强法的适用范围内,接收处外筒体的有用补强宽度为2,(——开孔直径,mm)。但为了使换热器不过于粗笨,工程中B值常远小于2,有用补强宽度也会因而缩短。 因为等面积补强法是基于无限长大平板上开小孔理论为根底的。从这个含义上讲,该法关于外导流筒上接收补强核算的准确性已大为下降。较准确的办法应选用应力剖析法进行规划。 外导流筒结构的改善:近年来国内外工程公司对外导流筒结构做了许多优化和改善,现介绍两种典型结构。